關於 Children in Love x 《Children in Love》
【訪問題目】
Q: 請用15個字左右形容這張專輯 。
以我們小小的個人角度,把人生中的感動傳達給世界。
Q: 可否分享自己在音樂中與樂團中所佔的角色?如何分配?
雅捷是主唱,胡月是主彈,2012年開始,雅捷是寫中文的,胡月是寫英文。音樂是兩人一年一年醞釀出來的(許多歌曲都作超過一年,只是,因為同時不只作一首,因而還是能夠維持正常的創作速度!)
Q: 製作這張專輯時,期間發生印象深刻的事或有趣的事。
人生中各種各樣引起感動的悲歡離合。
Q: 聊聊唱片包裝設計跟你們音樂所要傳達的關連。
這兩張的視覺概念是「友誼」。我們的設計師朋友比利時華僑徐大湧 (Ta Yang Hsu) 所想出的一個概念。
Q: 請挑出專輯內的一首歌,送給一個人或是一個特定族群
〈Dolphin〉,送給不時會想像一個更美好的世界的所有人。
Q: 請說出此這張專輯內"你最喜歡的一首歌”
有點在〈心之嵐〉、〈Orchids〉跟〈我們追呀追〉之間猶豫不決。〈Orchids〉跟〈我們追呀追〉因為音樂方面最極端,〈心之嵐〉因為無論音樂或主題方面,傳達友誼——我們人生中最珍惜的現象之一——的美麗。
〈心之嵐〉
〈Orchids〉
〈我們追呀追〉
Q: 團名是怎麼決定的?可否談談自己的背景?是什麼動機讓你們以目前的形式創作,以及「互文」的創作方法?
最純粹,最不受污染,最不顧一切的愛情是兩個小孩之間的。「Children in Love」是我們看了許多提醒這件事情的文學及電影作品而醞釀出來的。
Q: 古典音樂的內容是怎麼運用在音樂中呢?台灣與比利時的文化是如何融合在音樂中的?視覺 VJ 感覺是你們演出的重要一部分,像是夢境的感覺,可否聊聊這一塊?
在某個層面,可以說古典樂是歐洲的傳統音樂。像許多現代音樂人,我們的音樂是把傳統(歐洲、台灣及亞洲)跟現代(歐洲電音)混在一起。我們現在這階段沒有固定跟某一位 VJ 合作。之前跟台灣女 VJ 林思涵走了一段非常有趣的路,各自自由創作,自然而然互相搭配。
Q: 發行這兩張專輯的意義在於?希望能達到什麼目標或突破?有沒有什麼還想改善的地方?
想表達某一種身分,還有,以「完整的專輯」這單位來做一個記錄。理想來說,我們希望每一、兩年發一張 EP 跟一、兩部影片,其他時間都花在用心創作以及世界巡演,但音樂工業仍然以專輯單位為主(儘管統計顯示聽眾已不把專輯當成標準),因而遲早要出一張。接下來,我們希望可以照著我們自己所設定的標準而為。
Q: 創作的主要靈感來自哪裡?可否分享創作的過程?以及如何把一首歌的樣貌定案的?
創作靈感的主要來源有兩個:人生中的感動以及音樂中的感動。也就是說,人生中所遇到感受比較強烈的事,以及聽別人(過去、現代都有)的音樂跟自己作音樂的過程中, 感受比較強烈的因素。
Q: 對於台灣的音樂生態,有什麼想法嗎?台灣音樂祭與表演環境呢?
有許多我們很喜歡的台灣獨立音樂家,只是覺得可惜主流音樂工業佔有大部分的資源(儘管似乎這是一個全球的現象)。至於非主流音樂工業(例如拿政府補助帶樂團去國外演出的某一些公司),也不見得公平對待音樂人。台灣的獨立音樂表演環境非常友善,有一種家庭的感覺。
我們在此希望特別感謝最早期常常歡迎我們演出的女巫店以及 Black Summer Days 樂團 bass 手「龐克」當時所經營的台北藝術村 live house。
Q: 對於音樂「在地化」與「國際化」,你們有什麼看法?這次的音樂在土地或社會環境的連結?
跟我們一樣,許多音樂家用自己的模式把傳統跟電音混在一起。對我們來說,那就是「在地化」與「國際化」混在一起非常有趣的相對現象。
Q: 接下來有沒有表演活動行程?進行中和策劃中計畫是?
我們四月會在全台巡演。正在安排中,已確定的表演日期有:
4/15 在台中 Legacy
4/23 在宜蘭 The Wall
5/2 在台北 Legacy
應該還會加一、兩場。
接下來,我們五月會搬到加州住半年以上,試著在中、英雙語環境的美國西部也有所發展。
Q: 有沒有話想對團員說?
比起我自己的眼球,我還更珍惜這個音樂/友誼動態。
【快問快答】
Q: 你在音樂中得到了什麼,讓你願意堅持下去?
每一條好聽的旋律、每一組好聽的和聲以及音樂合作中,所創造的每一段友誼都像安慰靈魂的打針。
Q: 對你們來說,音樂在心中佔了何種地位?
就是最高的地位之一。
Q: 在音樂上的理想是什麼?
以 100 分之 100 做自己,來 100 分之 100 達到聽眾。
Q: 你們如何分配你的時間在音樂與生活上?
我們無法分配時間,一切混在一起,一團亂,超有趣的。
Q: 除了音樂,你們平常喜歡做什麼呢?
跟對我們重要的人聚聚、聽音樂、看電影、看書。